严加安院士“数学如诗,境界为上”报告会圆满举办
2018年04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玉泉校区第七教学楼教学影视厅内气氛热烈、掌声阵阵。这是数学科学学院有幸邀请到的严加安院士,正在给来自数学专业的两百余位同学做以“数学如诗,境界为上”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包刚以及学院知名校友邵启满,学院老师林正炎、苏中根等也出席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包刚院长首先致辞。他向到场的同学隆重地介绍了严加安院士。严加安院士来自于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获华罗庚数学奖,2010年当选为国际数理统计学会学士。在介绍中,包刚院长还高度评价了严加安院士在概率统计方面的学术成就,以及在书法诗歌方面的艺术造诣。
其后,严加安院士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正式开始了本次讲座。严加安院士先是感谢了包刚院长的隆重介绍和各位老师同学的热情出席。他首先从王国维的“境界说”开始谈起,将文学中的“造境”和“写境”分别类比数学研究中的“创造理论”和“解决难题”,并将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翻译为“志存高远,艰苦探索,最终顿悟”的三个研究层次。这些生动具体的类比,将国学治学和数学研究相互结合,展现了数学研究的诗意一面。所以,当严加安院士谈及“数学是一门精美的艺术”之时,同学们鼓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严加安院士又高屋建瓴地向同学们展示了数学和诗歌的一些共性。首先,二者的源头都是自然和社会,都需要诗人或数学家对日常生活有着细微的观察和感知;而且,二者都追寻着精炼,只不过诗歌的精炼体现在文字的简洁之上,而数学的精炼更多的体现在公式和定理的精简之上。其后,严加安院士又进一步以欧拉公式、四色定理、庞加莱猜想等为例,具体而详细地说明了数学之美。数学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提炼,数学之美是自然规律之美的本质反映。
最后,严加安院士引经据典。他借用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等人的数学诗,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于数学之美的一些心得和看法。而且他还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积极探寻数学的诗意和优美。在之后的提问环节中,严加安院士还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而密切的交流,同学们都受益匪浅。
至此,今天的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完满落幕。同学们在严加安院士生动而具体的讲解之下,体会了数学学科的诗意一面,感悟颇多。
(编辑:袁才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