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明院士来我院做高频波计算的报告
4月9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志明教授来浙大做了一场题为“Computationof High Frequency Waves in Unbounded Domains:Perfectly Matched Layer and SourceTransfer”的学术报告。多位浙大师生出席了本次报告会,并与陈院士做了深入交流。本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PML方法的起源与进展,波源转移算法于高频波上的计算,Helmholtz方程的难点等。
首先陈院士以常见的几类波方程如声波,弹性波,电磁波开始谈起,以其中的声波方程为切入点,即无界区域上,满足Sommerfeld边界条件的Helmholtz方程,介绍相关计算问题。陈院士主要为我们讲述了Helmholtz方程基函数的特点,Sommerfeld边界条件的由来。陈院士细致地为我们分析PML 算法从一维到三维空间如何应用,而且此方法的收敛性是指数衰减的,此方法与和波源转移算法可结合起来在时谐波进行数值计算。
在分析收敛性的同时,陈院士以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数学和物理思维的不同。陈院士着重指出在数学中,唯一性的重要性,也就是现实世界(物理实验)的解与数学模型的解不一定是一致的,只有验证数学模型的解是唯一的,我们做物理实验才能更加“自信”。同时陈院士也指出,多年来,某个数学问题悬而未决的情况时常出现,好的想法需要被启发,大家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坚持不懈地共同努力。
随后陈院士向我们阐述了解 Helmholtz方程的难点,波源转移算法的计算难点。最终,陈院士总结到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联系,即“Input→Program→Output→The solution of real world problem”。清晰简单地为我们概括了科学与工程计算地联系与区别。报告结束后,陈院士针对同学和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给出了认真细致地回答。
